中国实施专利制度已近40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有效发明专利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不乏高价值专利。然而,我国仍然面临着专利转化率低、激励不足、机制不畅等问题,阻碍了部分高价值专利的产业化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吹响了我国深化专利成果转化的时代号角,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提升专利产业化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方案》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全覆盖与高效率。通过明确目标、清晰举措,该方案旨在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提高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增加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为此,方案从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打通转化关键堵点、培育知识产权市场、强化组织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强调高效率,将专利转化运用的重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通过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增效,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等措施,助力实现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各地和各部门在实施方案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与时俱进,及时发布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以共同促进专利转化的顺利进行。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案关注的重点之一。《方案》力争在2025年底前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全覆盖,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并促成供需对接,推动专利高效转化。
在推进专利转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专利,还要兼顾其他创新成果的权益转移转化。因此,在解决专利“转化难”问题时,需要全面考虑多方面因素,综合解决各类问题。
专利转化的春华秋实即将到来,《方案》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各界应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