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浙江召开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大会,这是浙江第二次以知识产权为主题召开全省性大会。
“保护”的含义不言而喻,知识产权的“发展”又如何理解?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知识产权的创造、创造之后的转化应用,应都归于知识产权的发展。
“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基础好,发展面临新机遇,保护与发展并重的主旋律,正与浙江的发展态势相适应。”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文辉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在其中更是起到关键作用。目前,浙江正加快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已经突破8万件,专利授权总量达46.5万件。
数量多,不意味着转化率高。不少专家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多样化的转化人才、有效的激励政策等,许多专利无法变成真金白银。除此之外,高价值专利储备不足也是浙江的短板。发展,由此显得更为重要。
从大会中可以看出,浙江未来不仅关注知识产权数质的双重提升,还十分重视后续的转化应用。
这次会上有项非常重要的议程,就是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的获奖单位代表颁奖。中国专利奖是我国在知识产权专利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十分注重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在市场转化过程中的运用情况。今年浙江斩获4金,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以本次获金奖的巨石集团为例,其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组合物及其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打破了行业同类产品无法大规模池窑化生产的技术瓶颈,成功实现在10万吨级以上大型玻纤池窑的规模生产,显著提高了人均生产效率。
除了对中国专利奖的表彰,此次大会还首次综合评定500多家全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并进行现场通报,希望它们为全省企业起到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的引领作用。
与会嘉宾表示,浙江要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上取得更好效益,深入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推进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深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实施,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知识产权虽只是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但涉及的环节包括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这也是记者从大会上感受到的第二个变化——注重团队的协同作战,着力打通全链条。
今年大会的4个发言代表所属单位为宁波市政府、省公安厅、浙江工业大学、正泰集团,它们是知识产权链条各环节的典型代表。
发言中,“协同”是关键词。有的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省公安厅与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意见》,与省法院、省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指导意见》。
有的是产业链之间——宁波聚焦当地10条标志性产业链,在新材料等18个细分领域开通产业高价值专利挖掘服务;浙江工业大学布局建设60余个技术转移中心和23家地方实体研究院,打造覆盖全省的成果转化载体;正泰集团牵头建立中国低压智能电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完成省级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平台建设项目,以及第一批专利转化重点计划项目。
在各方联动下,浙江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效益逐渐显现。截至目前,浙江联合高校等力量,已实施专利免费开放许可1272件,惠及中小微企业16418家。
在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浙江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覆盖面、普惠率、满意度。上半年,全省质押总额489.9亿元,同比增长52.9%。
为完善激励机制,浙江还创新设立省政府知识产权奖,实现奖励覆盖全门类、全链条。
在加强协同的过程中,数字化是浙江知识产权工作的特色与亮点。
“浙江知识产权在线”,由省市场监管局等16个部门联合打造,已打通34项核心业务、48个应用系统,27个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截至目前,该平台在专精特新、单打冠军、浙江制造等企业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中覆盖面均达100%,行政执法办案周期压缩30%以上。
除了“浙江知识产权在线”,今年大会多了不少数字化新面孔,包括“浙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版权桥”“跨域一体化审判平台”等数字化应用,它们都是知识产权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黏合剂”。
运用数字化进行服务创新的同时,浙江也在进行数据知识产权的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为原创设计、数据资产、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提供高效快捷的存证服务。
胡文辉表示,希望浙江进一步发挥在数字领域的独特优势,通过数字化治理助力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积极稳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为加快构建我国数据知识产权制度贡献“浙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