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制造业的企业的IPR而言,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主要的工作任务在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控和对企业制造的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通常来说,一件专利的产生需要经过以下流程:1、研发人员提出技术方案;2、专利工程师对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进行专利查新检索,根据检索结果与研发人员沟通;3、研发人员补充和完善技术方案;4、专利工程师确定专利布局方案。
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企业IPR会面对很多技术方案,有一部分技术方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进行专利挖掘才能进行申请,而通过专利挖掘,也能使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技术,摇身一变为高质量专利。以下将从产品的使用过程的角度以及从产品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角度,结合案例讲述如何进行专利挖掘。
研发人员递交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粉共线的灌装系统,是应客户需求,在原有的粉体灌装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液体灌装工位,实现一个机器既可以灌装粉末,又可以灌装液体。经过检索,发现最接近的对比文件1即本公司申请过的原有的粉体灌装机的专利文件,相比该方案,从内容上看仅多了液体灌装工位;对比文件2即一种机器人灌装方案,包括设有粉末灌装和液体灌装工位。从专利申请的创造性角度分析,作为与对比文件1相比的区别特征,是增加液体灌装工位,解决了在粉体分装机上能够灌装液体的技术问题,以重复利用进瓶加塞和出瓶工位,而对比文件2给出了技术启示,使得该方案不符合专利申请条件。
但是从公司角度,产品是具有市场的,进行专利挖掘,成了专利工程师面前的优选路径。通过与研发人员沟通发现,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粉体灌装是定位灌装,粉体分装头是位于输瓶通道上方的,当进行液体灌装时,需要将粉体分装头从输瓶通道上移开,以免挡住层流影响到无菌环境,因此需要在粉体分装头上设有旋转机构。通过与发明人的沟通,确定了新的技术问题,即如何保证既能够灌装粉末又能够灌装液体的设备在进行液体灌装时的无菌环境的技术问题,针对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符合专利申请条件。
在这个案例中,发明人还提到,由于原有的粉体灌装机机架过大,粉体分装头上本就设置了旋转机构,使得便于安装分装头。从研发人员的角度,在改进该设备时,是没有增加旋转机构的,但是从专利申请的角度,该旋转机构是新增的必要技术特征。
因此,在进行技术了解的时候,需要关注到产品使用过程,对产品的细节重新评估,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用途,新效果,以发现新的技术问题。
研发人员递交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装系统,通过正压将缓存罐的液体压入流量计,流量计计量进行灌装,对缓存罐称重进行补液。经过检索,发现最接近的对比文件1是本公司申请的一种灌装系统,公开了正压将缓存罐内的液体压入灌装泵,对缓存罐称重进行补液,对比文件2是竞争对手公司申请的一种灌装系统,公开了正压将缓存罐内的液体压入流量计,流量计计量进行灌装,液位计检测缓存罐内液位进行补液。为了实现精准灌装,将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结合,既能得到研发人员递交的技术方案,因此判断认为本方案是不符合专利申请条件的。
但是,通过与研发人员沟通,研发人员提出,如果通过对比文件1的方式进行灌装,由于药液成分特殊,对于灌装泵有特殊要求,必须要是蠕动泵才可以,而蠕动泵相比流量计,具有成本高和难以清洗的缺陷,对比文件1中也没有对灌装泵种类进行限定;如果通过对比文件2的方式进行灌装,是无法满足工况需求的,因为需灌装的是一种极易沉淀的药液,灌装时需要保持药液成分均匀,因此缓存罐内设有搅拌装置,边搅拌边灌装,缓存罐内的液位会产生波动,无法通过液位计检测缓存罐内液位进行补液。
通过与发明人的沟通,从产品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重新确定该技术方案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一种需要边搅拌边灌装的灌装系统的精确灌装。以对比文件1为最接近的对比文件,本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特征在于使用称重补液替代了液位计补液,对比文件2公开了称重补液,但对比文件2的具体方案是控制单元根据称重信号,PID控制自动运算进行微量调节,防止产生泡沫,对比文件2没有给出任何技术启示以如何解决边搅拌边灌装时如何实现精确灌装的问题。因此,不能认为现有技术给出了将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结合的技术启示。以对比文件2为最接近的对比文件,本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2的区别特征在于使用流量计替代了灌装泵,对比文件1公开了流量计灌装,但对比文件1的具体方案是通过控制罐内恒定压力和料位高度配合流量计实现物料精准分装,对比文件1没有给出任何技术启示以如何解决边搅拌边灌装时如何实现精确灌装的问题,对比文件1中只公开了灌装泵,并未限定具体的灌装泵是蠕动泵。因此,不能认为现有技术给出了将对比文件2和对比文件1结合的技术启示。
从专利申请的角度,最终认为该技术方案是符合专利申请条件的。当确定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时,搅拌装置不是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但搅拌装置的存在是产生技术问题的原因,也因为搅拌装置的存在,使得现有技术无法解决新产生的技术问题,因此,搅拌装置属于必要技术特征。
通过与发明人的沟通,由发明人进行启发,不仅仅关注技术本身,而要关注到产品解决的问题,从而发现新的角度进行专利申请,以保护推向市场的产品。